❖始建于1952年,是学校历史最悠久、优势特色最明显、综合实力最强的品牌学院。
❖“林学”一级学科入选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林学、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林学、森林保护、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5个本科专业和林学类“成栋实验班”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项,黑龙江省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基础学科高水平培养基地1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
❖林业行业首个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共建),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研平台13个、黑龙江省科研平台9个。
❖“十三五”期间获得各类科研项目近58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8项;获得总研究经费达到2.5亿元;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50项;发明专利授权数量达到100余项;出版专著近100部;SCI收录论文1000余篇(其中1区近300篇)。
学院简介
林学院是东北林业大学最具优势和特色的研究型学院,学院立足我国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坚持五育并举、科教融合,长期为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培养生产应用、林业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70年来,在王业遽、周以良等老一辈林学家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精神的激励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为我国林业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先后荣获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等多项集体荣誉。
师资力量
01知名学者
❖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4人。
❖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人。
❖龙江学者2人。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4人。
❖省级C类及以上人才25人。
02名师
❖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
❖全国优秀/模范教师3人。
❖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4人。
❖黑龙江省教学名师6人,模范教师1人。
❖全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3人。
03荣誉团队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创新团队1个。
❖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3个。
❖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1个。
❖黑龙江省“头雁”团队2个。
❖黑龙江省教学团队2个。
❖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集体2个。
04教师职称
❖教职工总数185人(不含全职博士后25人),教授(研究员)77人,占41.6%;博士生导师86人,硕士生导师13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4.2%。
科学研究
学院立足东北、辐射全国,在我国东北森林资源培育、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包括以“栽针保阔”理论为核心的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体系、东北珍贵阔叶树种高产培育技术等,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6项,曾获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在林木遗传育种、森林资源培育与可持续经营、森林重大灾害防控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国际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互派留学人员,与近30个国家的有关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良好的学术交流、专家互访、合作研究关系。结合“双一流”建设契机,积极推进与密歇根理工大学、赫尔辛基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努力提升学院国际化办学水平。
创新创业
学院鼓励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及科研活动,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及先进的仪器设备,表现优异的学生可获得创新学分,学生发表论文或取得竞赛名次可作为科研加分计入推荐免试研究生排名。2019年至今,学院立项大学生创新项目346项,指导本科生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32篇。
学院联系方式
❖网址
http://forestry.nefu.edu.cn/
❖联系电话
0451-82190384(学院办公室)
0451-82191955(本科教学秘书室)
0451-82191910(林学专业)
0451-82191822(森林保护专业)
0451-82192030(环境科学专业)
0451-82190878(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0451-82191823(生态学专业)